这一系列的现象,销售收入下降、费用压缩、裁员、缩小企业业务板块等。都与金融危机挂钩,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危机所带来的各种变化成为企业界为热门的话题。其实,企业可以将这次金融危机看做是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只不过这种环境变化突然和剧烈。实际上,企业的外部环境一直都在变化,而且受网络和信息技术提升等因素的影响,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快。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企业同样需要提升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基础
而生活必需品由于弹性小所受影响非常有限。不过,金融危机对中商品的影响比较大。金融危机的影响会使消费者收入降低,需求下降,特别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将受到明显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对促销信息会更加关注。由于行业所受影响水平不同,加上救市政策的出台,所以,金融危机对某一行业某一公司的影响仍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不管所受影响水平如何,企业都要密切关注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这是企业制定营销战略的基础。
案例:
阿里巴巴没有能力改变这些发达外需下降的趋势,阿里巴巴近宣布了一项3000万美元的海外推广计划。阿里巴巴为何一反常态在美欧等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显然。但是阿里巴巴却可以通过此举让中国中小企业在危机中找到更多的贸易机会。
关注和控制渠道风险
不注重风险控制的企业,渠道风险是企业当前应该注意控制的金融危机会对企业的整个价值链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往往是行业重新洗牌的重要机会)企业渠道成员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将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企业应重点关注渠道成员变化带来的风险,制定战略时应该先稳定再发展。企业在销售政策的设计上,需要特别关注销售货款的风险控制,现金为王”这个时候表示得特别突出。企业可以与上下游企业形成联盟,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为消费者创新渠道价值。金融危机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关注渠道本钱。会寻找一些成本更低、更适合自己的渠道,这时候企业如果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变化,满足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和经济性等需求,会在渠道上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同时,这往往是催生新的渠道模式的机会,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危机时的新创意或许会成为危机后的一种商业模式。
抓住机会趁虚而入
除了密切关注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还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很多市场机会都与竞争对手的反应相关联。竞争对手选择退的时候,也是企业考虑是否趁机进入的时候。相反,对于一些鸡肋市场,如果竞争过于激烈,可以选择放弃,守好重点市场。
对于因意外事件导致竞争对手出局留下市场空隙的情况,不只仅是金融危机。企业都要迅速作出反应,抢占空白市场。三鹿奶粉事件后,进口奶粉迅速反应,抢占市场空隙,连豆奶粉都想分一杯羹。当年“康泰克事件”之后,为抢占市场空隙,白加黑”迅速反应,加大广告投入,配以系列推广,终成果药市场前三的霸业。
案例: 欧洲电影工业受到严重损害,受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德国、意大利等国的国营电影企业纷纷倒闭破产,经济窘困面前的退缩留下的市场空白给了影片乘虚而入的机会,也给了好莱坞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数据资料显示,1945年-1949年,意大利累计进口美片2000多部. 抗战胜利后,同样。中国的电影事业暂时还没有发展起来,好莱坞电影也是一时间抓住机遇挺进中国,给中国市场输送了大量影片。可以说是得益于此。好莱坞如今在喻户晓。
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
企业不要裁员,营销团队的打造是营销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可能。因为企业一有困难裁员,将会让留下来的员工失去平安感。会认为,企业在下一次遭遇困难时将抛弃他带有这种心理的员工很难做到战时”精忠报企” 也要积极思考当危机过后经济复苏时,企业领导人需要具有更长远的眼光。企业在考虑如何渡过眼前危机之时。否有足够的人才去协助企业抓住未来的市场机会。团队的打造不可能一蹴,所以,企业现今更应该加强团队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团队技能,为下一次的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更多详情请登录: www.zhuzao168.com
联系电话: 0317-8175168 QQ : 896482905